解放西南第一功臣不是我军哪位名将而是这位国军将领
时间:2025-05-10 12:20:19 来源:BOB手机客户端登录入口 点击量:1082
解放战争中诞生了许许多多的名将,这些名将都在战场上建立了卓越功勋。解放大西南时,我军长驱直入,将反动派一鼓作气消灭。
后来,人们想知道谁是解放西南的第一功臣,但找来找去也没找到,因为解放大西南的第一工臣不是我军将领,而是这名国军将领,是他成为了解放大西南中的第一功臣,那么,这位将军究竟是谁呢?
他就是刘宗宽,1905年7月,刘宗宽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的一个农家,在村子里,他的家庭条件算是中农,所以有机会得到私塾教育。刘宗宽从小就有一腔报国之志,私塾老师教导学生要好好学习四书五经,将来考个秀才。但刘宗宽对这番话毫不认可,小小年纪的他认为,清政府的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而且,将这种腐朽的腐败统治下去,不会给人民带来任何益处。
1924年,刘志宽从陕西省第二师范学校毕业,他弃文从武,投到了杨虎城将军的麾下。杨虎城对这个年轻人颇为欣赏,刘宗宽虽然是文人出身,但举手投足之间都有一股子豪迈之气。杨虎城将军说他是文武双全,对他大力培养。在部队历练了一阵子后,他报考了黄埔军校,成为了第三期学员。黄埔军校第三期名将如云,再这一期中诞生了后来我军的很多优秀将领。
1926年,黄埔军校毕业的刘宗宽从基层做起,他非常爱护士兵,还发明了一套别出心裁的新式训练法,这让上级颇为欣赏。1932年,他已经是少将军衔了,他非常正义,对贪污枉法之辈深痛恶绝。杨虎城将军一步步看着他成长起来,他认为这个年轻人到了何时都能够不忘初心,堪当大任。
时间来到了1934年,这一年,杨虎城以个人名义保送他到南京陆军大学学习,这让刘宗宽的军事指挥素养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遗憾的是,他从陆军大学毕业时,杨虎城将军因西安事变被迫出国,刘宗宽非常气愤,对蒋介石政府再不抱任何希望。他当师长时发现,一个团长竟然用运送军事物资的名义公然贩毒,而这个团长是胡宗南安插的亲信。
身边人劝刘宗宽不要管这件事情,但他义愤填膺的说:哪怕把我一撸到底,我也不会放我这种人。他给予这个团长严惩,不出意外,刘宗宽得罪了胡宗南,1941年,胡宗南诬陷刘宗宽是杨虎城的外甥,在西安事变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蒋介石才不管青红皂白,一个小小的师长对他来说可有可无。
刘宗宽被押往重庆关押,他被关押了两年才得以出狱。抗日战争胜利那一年,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曾家岩50号召开了一次会议,刘宗宽参加了这次会议。他听周总理讲听当下的形式,并进一步探索了中国的政统战政策,让刘宗宽豁然开朗,他认为,只有才能够真真正正的救中国。
从这次会议之后,重新在国民政府任职的刘宗宽与我党保持着密切的联络。他还表达了想前往解放区的想法,但我党认为,刘宗宽留在国民政府中能发挥重要的情报传递作用。对此,刘宗宽欣然答允,他不怕危险,只想为中国人民的独立和解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政府已经无人可用,军事素养极高的刘宗宽便成为了担当大任的人选。1948年,刘宗宽已经是西南军政长官公署中将副参谋长了。表面上,他是的高官。实际上,他早已经身在曹营心在汉,他不断的为我党传递高层才能接触到的的情报,这为我党调整战略,解放大西南做了重要铺垫。
因为潜伏工作的秘密性,所以刘宗宽从始至终保持单线月,蒋介石秘密向重庆发了一封电报,其大意是,将代表团和重庆的八路军办事处包围,把我党人员全部扣押。刘宗宽获取了这一封绝密电报,他提前做好了部署,使我党及时转移了人员和情报。
情报不断泄露,军统的一些特务盯上了重庆,这些特务都是心狠手辣之徒,为了效忠蒋介石在重庆不断进行筛查,刘宗宽沉着冷静,在与特务们的谈话中说话滴水不漏,特务们最终没有对他起疑心。后来因为一些特殊情况,刘宗宽的接头人离开了重庆,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刘宗宽与党组织的联系彻底中断。此时,刘宗宽心情沉重,他一刻也不想待在重庆,他想要到解放区去。他认为,只有在我党那里,他才能够感受到光明的气息,使用身心愉悦。
费尽周折,他终于联系上了我党,党组织明白他的心情,便提出:刘宗宽,你随便什么时间都能到解放区来,但是现在战略布局已经进行到了最关键的一刻,如果你留在重庆,发挥的作用远比在解放区大。为大局考虑,刘宗宽还是呆在了重庆。1949年初,解放西南已经为时不远了,五月份的一天,我党派出刘宗宽多年前的好友房显志去与他联络。
如此一来,同乡之间的拜会也不能让特务们抓到证据,双方对了暗号之后,刘宗宽欣喜万分,他好像是见到了久别的亲人那般。据刘宗宽的女儿回忆,当时刘宗宽高兴的几乎要跳起来,他热泪盈眶,一向沉着冷静的他连发多问:我们的部队何时打过来。他拿出刚刚获取的在西南地区部队部署交给了我党,这份情报详细程度令人咋舌。
除了兵力部署之外,还具体到了武器,训练素质,指挥官的特征,作为一个军事素养极高的将领,刘宗宽还向我党提出了他的意见,这为解放大西南打通了最重要的关节部分。
将情报交给党组织之后,国防部派出要员到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开了一次会。会议主要内容是重新调整并加强西南地区防御,彼时,对反攻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他们只想着能守住一块土地就是一块土地,但这完全是没有可能的。刘宗宽掌握着军事大权,他在制定作战方案时,于四川东南部留出了一道防御空隙,给进军西南打开了通道。
派来的要员对这一做法感到不解,刘宗宽表示,这是疑兵之计,我故意留出一道口子,共军打过来的时候,我埋伏的伏兵能消灭大批共军。这些军事素养拉胯的国防部要员们拍手称好,他们还表示,回到南京之后,一定会在蒋介石面前替刘宗宽美言几句。刘宗宽制定的作战方案把蒋介石都唬住了,他还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把防御的重点由川东地区转移到了川西北地区。
他这一招是自毁基业,为进军西南彻底敞开了大门,1949年11月中旬,蒋介石赶来重庆亲自坐镇。他想以自己的到来鼓舞士气,让的残兵败将守住大西南,直到我军发起进攻之时,蒋介石才发现了一个天大的问题,在秀山,彭水一带根本无兵可守,他气急败坏,感觉到很恐惧。
他紧急调整了作战部署,但已无什么用了,他调往四川的援兵在路上就被我军打了个全军覆没,于是他将川北地区的王牌部队,胡宗南率领的第一军昼夜运往重庆。他想要用第一军打一军漂亮的翻身仗,但所有情报都被刘宗宽传送了出去,蒋介石对此浑然不知。如果第一军赶赴重庆的绝密情报没有被传递出去,那么我军将会吃个很大的亏,解放大西南的战略任务也会延后。
这个情报传递过后,前线部队迅速向重庆发起挺进,在蒋介石的援兵到来之前将重庆拿下,如此才是最好的选择。时间来到了1949年11月28日,第一军刚到重庆外围一部分,我军第三兵团主力部队就将其吃了个精光。蒋介石意识到,保卫重庆的幻想破灭了,于是他带着残兵败将逃往了成都。
按照刘宗宽送出的情报,我军有条不紊的发起进攻,吃了一个又一个的大亏,重庆解放后,司令员接见了刘宗宽,并表示:你为解放大西南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此,刘宗宽表现的非常谦虚,之后,刘宗宽担任西南军区司令部高级参议,他为我军进军西藏,整编起义部队提出了很多有战略性的意见,让我们的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
1950年底,刘宗宽到刚组建的南京军事学院工作,他将自己的军事理论知识丝毫没有保留的教给了那些身经百战的将军们。对于刘宗宽来说,能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贡献是他莫大的荣幸。他一直想要成为一名中国员,但我党经过深入考虑之后,认为刘宗宽在党外比在党内对革命事业的贡献更大。
因为海峡两岸有很多的统战工作,都需要像刘宗宽这样的无党派人士去做,他交了很多入党申请书,直到1992年7月,我党决定正式为刘宗宽办理入党手续,但他却于7月29日突发脑溢血逝世。他死后被追认为中国员,他是解放西南的第一功臣,他的功绩永远被人民铭记!